《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第56——57页。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采用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学习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引导学生讨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1分米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至于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依次类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由此引出课题。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常用长度间的进率与相应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规律,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对面积的概念还不是很明确。在数学概念学习中,机械学习不能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更不理解与有关概念的联系。所以要有意义学习,这样才能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了解与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达到学习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能用图示等方式解释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通过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
在活动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边长分别为1cm、1dm和1m的正方块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旧知
(1)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要用到长度单位,测量面积则要用面积单位,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课件出示长度单位:)
(2)学生汇报:米、分米、厘米还有千米。
(3)提出问题:同学们说得都对,那么我们回忆一下: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课件出示:米——分米——厘米)
(4)学生汇报: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课件出示10)
(5)提出问题:我们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呢?(课件出示面积单位)
(2)学生汇报: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课件出示)
2.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那么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
指生回答。
(2)导入新课:看来大家得出的答案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吧!
【设计意图:利用旧知的迁移,在领会进率涵义的基础上开展本节课的探索、推导活动;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猜测更大限度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探索面积单位的换算——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提出问题:长度单位我们是怎样知道1分米=10厘米?生汇报:在尺子上数格。
那么面积单位我们该怎样来测量呢?(教师手持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块)生同桌交流汇报。
(2)提出问题:这个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里面有多少个这样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呢?(课件出示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正方块。)之前有同学说是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大家看这里摆10个够吗?到底需要多少个呢?
(3)先自己想一想,动手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方法。(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预设生1:我用的是摆一摆的方法,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块一个接一个在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块上摆一摆,一共摆了100个,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预设生2:我也是摆一摆的方法,我没有全摆,我一行摆了10个,左边一列也摆了10个,10个10 是100,所以我认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预设生3:我用的是画一画的方法,我在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块上画出了100个小正方块,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预设生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1分米=10厘米,也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4)小结:大家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 ,但是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那就是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同学们,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一结论的呢?首先我们一起进行了猜测,然后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等方法去验证我们的猜测,最终得到了结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借助学具操作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学生在画一画、摆一摆的操作活动中,探究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合作交流学习的好处,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方法上的基础。】
探索面积单位的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提出问题:那么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内说一说。(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预设小组1:1分米=10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米=10分米,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预设小组2:1平方米是指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也就是边长为10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预设小组3:借助刚才的图,把1平方分米换成1平方米,1平方厘米换成1平方分米,1平方米里面一共有100个1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得出结论
通过不同的方法,最终我们得到结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明白了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运用知识、方法的迁移让学生独立探究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能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究的乐趣与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学习了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这三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那么相邻两个面积单位到底是多少呢?指生回答。
(板书:平方米——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结论的呢?观看微课,然后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总结,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连贯性,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面积单位换算练习及方法总结
(1)1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 平方米=( )平方分米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6平方米=( )平方分米
600 平方分米=( )平方米 300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学生自己填一填,说说发现了什么。
(2)总结换算方法:进行单位换算时,要先确定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再看如果是把较小的单位换算成较大的单位,去掉几个 0 ;如果是较大的单位换算成较小的单位,就添上几个 0 。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之后,应及时地应用到练习题中,并在练习中总结单位换算方法,为后面的练习打好基础。】
(三)课堂练习:
1.数学书57页第2题填一填,指生说答案,其他学生判断。
2.数学书57页第3题,生独立完成,指生汇报,集体订正。
3.数学书57页第4题,学生判断,说理由。
4.你知道吗?学生自主阅读,同桌交流对“幂”和“积”的理解。
【设计意图:第一题基础练习,配合问题串的内容,理解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之间的关系;第2题变式练习,结合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体会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和换算关系;第三题综合练习,把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第四题拓展题,通过介绍中国古代面积的名称,开阔学生的视野。】
课堂检测 :
单位换算
12平方米=( )平方分米 4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淘气家卧室地面长50分米,宽30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3.笑笑家客厅是边长6米的正方形,要铺上地砖,有两种地砖可供选择,用哪种地砖便宜?便宜多少元?
3分米 2分米
每块7元 每块3元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布置作业:
填空
23平方米=( )平方分米 4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6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选择正确答案填在( )里
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是30厘米,它的面积是( )
A、120平方厘米 B、12平方厘米 C、9平方分米 D、9平方米
把1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平均切成100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
A、1米 B、1分米 C、1厘米
在方格图中,画出两个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8平方厘米。(每个方格的面积都等于1平方厘米)
有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0厘米,宽都是10厘米。
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九、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的换算
平方米——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