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
在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分清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教学难点: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学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本课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材中所提供的"比一比"、"猜一猜"、"摆一摆"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创设了涵盖知识内容又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面积
引入:(1分)
师:同学们,瞧,他是谁?
生:倒霉熊
师:今天啊,他要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面积》!(板书:什么是面积)我们要来比一比看是你们学得更好还是倒霉熊!首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以倒霉熊这个动画人物引入,一方面为了激起同学们的一些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倒霉熊挑战1:四个图形是否都有大小,来感受封闭图形的面积,倒霉熊挑战2:两个封闭图形谁的面积更大,来比较图形的面积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把教科书的三个问题串在一起!)
活动一:涂一涂树叶表面(2分)
师:这个游戏叫做:涂色比赛,请你拿出学力单和记号笔,看到活动一,涂一涂,看谁涂得又快又好?前5个涂好的有小奖品哦!比赛开始!
(以比赛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同时展示两个学生的涂法,告知这是一份是涂得很慢的男同学的,一份是涂得很快的女同学的。并提问:为什么得奖的全是女生?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有的涂得快,有的涂得慢?
生:因为一片树叶大,一片树叶小。
师:看来树叶的表面有大有小。
师:这是倒霉熊涂得,涂得好吗?为什么?
生:不好,因为有些没有涂满。
师:要涂这片树叶的表面需要把里面的面涂满才行。
活动二:摸一摸物体上的面(5分)
师:除了树叶上能找到面,我们数学书也有面,拿出你的数学书,跟老师一起来,用手从上往下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1、摸数学书和小本子的封面,说说谁大谁小?怎么比的?
生:数学书的封面大。直接比较(板书:直接比较)
2、摸一摸数学书、语文书的封面。谁大谁小?为什么?
生:一样大,可以重叠比较。
师:板书(重叠法),
4、总结
刚刚我们找到了很多物体上的面,他们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 的大小就是面积)
5、边摸边说物体的面积在哪里。
师:摸着数学书的封面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摸着语文书的封面说,语文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身边物体上的面积在哪里吗?
(让学生寻找身边物体的面积,摸一摸、说一说,感知面积的实际含义。)
(二)感受封闭图形的面积。(3分)
1、封闭和不封闭图形
刚刚涂色比赛输了,倒霉熊很不服气,他想再来挑战挑战你们!请看!他拿了4根同样长的绳子来围图形,分别围成了这些图形。他的第一个问题是:这4个图形都有大小吗?
生:第一、二个不能,后面两块可以。因为前面两个没有封口!
师:没有封口的,我们把它叫做不封闭图形,因为这儿没有边界线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确定它的大小。那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什么可以?
生:因为它是封闭图形。
师:我们把封闭图形的大小也称之为面积。(板书:或封闭图形)
2、说一说正方形、长方形面积分别在哪里?
师:那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方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你能来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吗?
生:长方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3、读面积的概念。
学完面积的概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什么是面积!
(从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过渡到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逐步建立面积的完整概念)
(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15分)
师:倒霉熊要考大家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两个封闭图形谁的面积更大呢?生一:一样大,因为周长一样长。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二:我感觉长方形大。
生三:我感觉正方形大。
师:看来到底谁的更大,想要直接观察比较已经不行了,那这时候呢,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工具。
(同学们提出了各种想法,意见不统一,并且用刚刚的直接比较和重叠法没有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必须要借助工具找到更多的比较方法。)
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剪刀、两种颜色的方块、胶棒、尺子、长方形、正方形图片各一张。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工具来比较。在小组交流前,我们先看看小组活动中我们要做些什么?请同学读出来。
生:1、我们组选择了什么工具?
2、是怎样比较的,结果怎样?
3、给自己组的方法起个名字吧!
小组活动……
师注意巡视:
生汇报:
预设一:量周长
生1:我们用到了尺子。
生2:我们量出正方形的边长是4cm,4乘4得16cm,长方形的长是5cm,宽是3cm,(5+3)乘2得16cm。所以它们是一样大的。
生3:我们的方法叫做:量一量
生4:你们有疑问吗?
生:你们这个不用量,都是同一根绳子,肯定周长一样。
生:周长是周长,面积是面积,你们这是在算周长,不是面积。
师:你们算出来周长相等对吧?那你们觉得面积呢?(生:相等)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对不对呢?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儿,保留,待会儿来解决。(板书:周长相同,面积也相同?)
(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在学完面积后总是把面积和周长混为一谈,有的同学能分清两者的不同,却也错误的认为周长和面积有: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的关系。这里并没有极力否定这种想法,而是把学生认为的结论搁置,从后面的各种方法中论证这种想法的错误,用学生的多种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预设二:拼剪
生1:我们组使用了剪刀。
生2:我们是这样比较的,先重叠,剪出长方形多的部分,拼在正方形上,发现正方形的面积大。
生3:我们组的方法叫做剪拼。
生4:同学们同意吗?有意见没有?
生:你们这种方法不错。
生:我们组还有其他的方法。
师总结:它们组的方法是:剪拼
预设三:师出示摆不同样的小方块。
生1:我们用到的工具是小方格。
生2:我们是这样比的,先摆正方形,摆了9个,再摆长方形,摆了15个。
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3:我们组的这种方法叫摆方块。
生4:同学们同意吗?有意见吗?
生:不同意你们的方法,你们一个用的黄色方块一个用的红色方块?两种都不一样,怎么比?
生:你们这种摆的时候要注意摆好,摆整齐,不留缝隙。
生:你们摆的小方块大小要一致!(可让他们用同种方块重新摆!)
(在设计教具个数时故意设计了一个“陷进”,黄色方块的个数只有16个,学生摆完正方形就没有多的方块来摆长方形,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激励学生想办法,用16个黄色方块既摆正方形也摆长方形,也就是不满铺,只摆一行与一列。也为了让学生出现摆两种不同大小方块的情况,让学生在错误中进一步体会摆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重要性!)
预设三:摆同样大小的小方块
生1:我们用到的工具是小方格。
生2:我们是这样比的,先摆正方形,摆了16个,再摆长方形,摆了15个。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大。
生3:我们组的这种方法叫摆方块。
生4:同学们同意吗?有意见吗?
生:同意你们的方法,你们的方法就算是真正的土地也可以这样摆方块。
生:你们为什么只用黄色方块?为什么不用红色方块?
生:你们这种摆的时候要注意摆好,摆整齐,不留缝隙。
生:你们只需要摆一行看有几个,再摆一列,看有这样的几行。
生:你们摆的小方块大小要一致!
预设5(算面积)
生1:我们用到了尺子。
生2:我们量出正方形的边长是4cm,4乘4得16cm,长方形的长是5cm,宽是3cm,3乘5得15cm。所以它们是一样大的。
生3:我们的方法叫算面积。
生4:你们有疑问吗?
生:听不懂,你们这是什么呀?
生:4乘4你们这是在算周长,不是面积。
师:他们其实是用了面积公式,很多同学没有学,所以不清楚,但我们可以想他们在算长方形、正方形里各包含了多个小方块。(出示放好小方块的长方形、正方形),你们的单位有问题,后面我们陆续会学到。
总结:我们刚刚用这些方法来比较两个比较接近的图形的大小,发现正方形的面积更大!那么回到这个问题:周长相等,面积就一定相等吗?
生:不是
师:这两个图形周长都是16cm。可是面积却不相等,说明周长和面积没有这样的关系!
画3个不同的,面积都为7个小格的图形。(5分)
师:学了这么多,现在请同学自己动手来创作。翻开数学书49页。
师读题,学生听,生读题(小声读出重点。)
生独立完成
汇报:展示一个有错的,问答式。展示一个特别的,采用讲评式。
生自查,改正错误。
练习
1题:独立做,汇报,如何比较?直接观察。(板书直接观察)
3题:独立做,汇报。
总结今天的收获。
生1:学了什么是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生2:还学了周长和面积不一样,周长是长度,面积是里面的大小。
生3:还学了如何比较面积,可以拼剪、可以摆方块、画格子……
师:其实啊,倒霉熊他发现用同样的绳子去围还可以围成更大面积的图形,那是什么图形呢?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我们才会学到……
板书设计:
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直接比较
重叠
剪拼
摆小方块(格子大小要统一)
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从一维的长度到二维的面积,是空间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材中所提供的”看一看”、"比一比"、"猜一猜"、"摆一摆"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创设了涵盖知识内容又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以倒霉熊穿插面积概念建模、封闭图形大小比较的整个过程。为突破口教学重点,设计涂色比赛、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有大有小,再从具体实物抽象到封闭图形的面积,让学生逐步地体会什么是面积,建立完整的面积概念。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各种方法,验证‘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这一结论是错误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面积的认识。交流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在各种方法中选择最优最常用的方法。
本节课欠缺的是在:
1、封闭图形为什么没有面积上处理得比较粗糙。可以再利用电子白板或在word文档里画好两个不封闭的图形,点击填充颜色,让学生充分感知到不封闭的图形没有办法确定其面积,所以不封闭图形没有面积。如此,学生的印象才会更深刻。2、对于面积比较的方法,学生用了割补法、用了摆同样大小的小方块(为后面统一面积单位做铺垫),但对于为什么选择用小正方形来摆,用1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来作为面积单位计算图形面积认识不够,可以再多提供一些工具,如:圆片、等边三角形,通过多种摆的方法,认识用小方块来摆是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