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掌握圆的特征。
2.经历“画圆”的过程,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圆的特征,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几何直观。
3.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发展学生几何直观。
过程讲解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让学生说出名称。(直观认识)
把上面的图形全部放到信封中,让学生一次性摸出圆。
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圆的?(圆是没有棱角的;圆没有线段;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
2.建立圆的直观印象。
在信封中放入圆和椭圆,让学生摸出圆。
椭圆也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你是怎么和圆区分出来的?(圆看上去非常圆滑、饱满、匀称)是什么内在原因使得圆看上去如此饱满、匀称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深入地认识圆,研究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怎么在纸上画一个圆呢?
展示学生作品
2. 用圆规画一个圆,并用字母标出各部分名称。
圆规画圆法
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固定好两脚之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脚在一个点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脚绕这个固定点旋转一周,就可以画成一个圆。
3.认识圆
点O是圆心;
线段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线段BC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4、想一想,半径之间、直径之间、半径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
②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③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引出我国古代对圆的认识:“圆,一中同长也。”
三、回顾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学习检测
1.“练一练”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