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县第五小学

教学教研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发布时间:2023-09-14 11:47 栏目:教学设计 发布单位:石楼县第五小学 点击量:27 【公开】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会认“塘”、“脑”、“袋”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来源:学*科*网Z*X*X*K]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图片导入

你认识下面的小动物吗?你知道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吗?(课件出示青蛙、小蝌蚪的图片)

2.揭示课题

过渡语: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也不例外,可是,我们这篇课文里的小蝌蚪找不到它们的妈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学生齐读课题,老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学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 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词卡片,练习组词,师相机指导正音。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重点认读“捕、迎、顶、披”,重点认读“脑袋”,强调“袋”dài在“脑袋”一词中要读轻声。通过具体语境中读准多音字“教”。

4. 小组分别交流识字方法。熟字加一加的方法:“京”加“尤”就是“就”。熟字减一减的方法:“披”减去提手旁就是“皮”;熟字换一换的方法:“该”的言字旁换成子字旁就是“孩”;形声字的方法:“肚”中月字旁表示肉,“土”表示读音,等等。

5.通过“摘气球”、“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活动巩固认读字的学习。  [来源:学科网]

三、识字写字

1. 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我们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 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示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重点学习“皮”和“跳”的书写笔顺。重点区分“顶”右边是“页”,最后一笔是点,“宽”下面是“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重点比较“足”和足字旁。“子”和子字旁的笔画变化。

4. 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指导朗读

课文中人物对话较多,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后,读好说话的语气。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的语气各有不同。蝌蚪天真可爱,语音清脆悦耳,由于找妈妈心切,因此语气急切。鲤鱼语速适中,重读“四条腿、宽嘴巴”以突出青蛙的特征。乌龟的话要读得舒缓,强调“不是、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青蛙看到自己的孩子很高兴,说话时带着笑意,语气中充满慈爱。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讲讲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来源:学科网]

激趣导入

猜关于小蝌蚪的谜语导入新课

二、品读释疑

1.从课文的标题出发,指出全文的核心问题: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2. 学习第二段

一开始小蝌蚪们遇到了谁?

(1)分角色朗读对话(课件出示鲤鱼图片):

老师引导: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了什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2)品味动词“迎”

从“迎”字看出了什么?“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见到妈妈的心情。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礼貌。

(3)鲤鱼用怎样的语气来告诉小蝌蚪的呢?请你读一读。

个别读-集体读-男女对读(“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3.学习第三段:

小蝌蚪受了鲤鱼妈妈的指点,又继续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了!他知道了自己的妈妈长着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游啊游,瞧!他们碰见谁了?(出示乌龟图片)看见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小蝌蚪是怎样做的呢?快速读课文第三段,划出有关句子。

(1)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随机教学“追”字)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来源:学*科*网]

抓住“追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自由读-----个别读

(2)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长得怎么样?(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3)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过渡: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鲤鱼阿姨、一只乌龟)

4.学习第五段:

小蝌蚪告别了乌龟,再一次踏上了寻找妈妈的路。

(1)学生齐读,读完之后引导思考:从这段对话中你能体会到小青蛙的什么心情?“游过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愉快心情。“笑着说”突出了青蛙妈妈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2)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段落,老师进行朗读指导:朗读时语速稍快,语调高昂,读出小蝌蚪见到妈妈后欢快的心情。

(3)完成课后练习题第3题,体会动词的准确性并学会改写。

5.感知小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

出示学习提示:自由读2—6自然段,用“_____”画出描写小蝌蚪变化的句子。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师相机出示ppt图片与文字

填一填:看看能不能填对?

标一标:看看能不能标对顺序?(课后题第二题)

三、本课小结

1.梳理全文结构

2.明确全文的主旨:本文是一篇童话,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来源:学科网ZXXK]

3.课堂小结:文章以找妈妈为线索,用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告诉了我们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1.延伸小阅读及练习

2. 给青蛙设计一张名片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观察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

2.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3.召开阅读分享会——找一找关于小蝌蚪、青蛙的科学知识或者诗歌、故事。选择你最喜欢或者大家很感兴趣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上一篇 : 姓氏歌| 下一篇 : 教学设计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1 sxs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45号-1    
版权所有:石楼县教育体育局 技术运营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石楼县东征街     联系电话:13835811678     联系邮箱:1383475119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