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安排的是一组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字词句运用”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理解动词的意思;二是联系生活,学习仿写句子。“书写提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练习把字写美观。“日积月累”安排了古诗《梅花》,朗朗上口,便于背诵积累。“我爱阅读”安排了童话故事《企鹅寄冰》,介绍了科学常识。
二、整体设计思路
“识字加油站”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有关的词语,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词语;“字词句运用”通过演一演的方式理解词语意思,联系生活练习仿写;“书写提示”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日积月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熟读基础上借助插图熟练背诵;“我爱阅读”借助拼音自主阅读后,交流不懂的问题,共同研读解决,体会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归类识记8个词语,认读9个生字。
2.体会近义词的意思差异,学习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的句式说话。
3.会写2个左宽右窄的字,2个左窄右宽的字。
4.积累古诗《梅花》。
5.朗读科普童话《企鹅寄冰》,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够在情境中感受动词的意义,学习仿写句子。
2.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书写,写好“作、法、都、别”4个汉字。
难点:认识9个汉字,了解户外运动的常识。
五、教学策略
教法:情景教学法 圈画阅读法 师生互动法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联系生活识字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幅图。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蒙层)
学生自由畅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很丰富。
2、导入新课:让我们看看两位小朋友都带了什么吧。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借助课本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氛围。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结合情境图,标明序号进行识字学习,利用触发动画,学生通过放大镜观看图片,说出哪个序号的词语就显示哪个词语的汉字卡片,教师先指导读音,再指名小老师领读,要求: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放大镜+触发动画+汉字功能)
2.我们来看看这些装备都有什么作用呢?
(知识配对课堂活动+蒙层)
例如:
手套:可以保护我们的双手,防止双手被尖锐或者坚硬的东西划伤。
帽子:遮挡太阳防止被太阳晒伤,戴上帽子方便在强烈的阳光下观察事物。
登山鞋:可以加大与山坡的摩擦力,防止我们鞋底打滑,发生危险。
运动裤:可以防止蚊虫叮咬,保护皮肤。
地图:为我们指引方向。水壶:为我们补充水分。
手电筒:黑夜帮我们看清东西。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方向。
3.如果你要到户外去,还想准备什么?为什么?
学生自由表述。
预设:雨衣、望远镜、背包等。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品的用处。
4.圈出要求会认的生字。
(1)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呢? (汉字功能)
例:外套、帽子、裤子、鞋子——生活中识字。 图、指、针——加一加
(2)老师要考考大家,猜猜这会是哪个字?壶。我们来看看壶的字形演变(多媒体视频)
造字本义:名词,鼓腹圆足的盛酒容器。
随着时代的发展,壶的外形也在不断改进,现在当我们外出游玩时,妈妈一定会为我们准备水壶,冬天的时候还会带着保温水壶,能让我们喝到温水。
我国还有一处十分壮观的风景区(出示图片),名字叫黄河壶口瀑布,因为这里从远处看,宽阔的河滩地上突然凹下去一块,平静的黄河水瞬间变得汹涌起来,争相涌入壶口之中,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多媒体)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视频的观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更快识字,记得更牢固。借助图片加深学生对生字和词语的印象,开火车检查,检查效果更好,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情。
(三)学习“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体会动词的意思。
(1)读三组词语,做到读准字音。我们发现这些词语都跟动作有关。
(2)演一演。先同桌演一演,给全班同学演一演。
(3)出示“迎上去”、“追上去”一组词语,有什么区别?
“迎上去”是指迎面快步走过去,比如你去饭店吃饭,服务员看见你进来,就会迎上去,说“欢迎光临”。
那追上去怎么理解呢?你吃完饭,忘了给钱,这个时候,刚才的服务员就会怎么样?追上去!提醒了还没给钱呢!追会跑的很快,如果跑慢了就追不上了!
(4)小组自由交流。依次展示“穿衣服、披红袍”和“甩甩头、摇摇头”。穿衣服要把胳膊伸进袖子里,而披红袍,没有袖子,只是将带子系在脖子上或者将衣服搭在肩膀上。
甩的动作很快,摇头的动作相对要慢。小狗从水中出来后,会做什么动作?甩甩身上的水。
(5)做游戏:
按照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冲过来 跑过来 奔过来 走过来
看老师做动作,选择合适的词语,说出你的想法。(选词填空课堂活动)
2.读一读,用下面的词语说说你的生活。
我的脾气可怪了,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
暴躁。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1)谁来为大家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
(2)请同学们自己把句子读两遍。
(3)看第一句。
“我的脾气可怪了”我脾气怪在哪里?“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用“有时候……有时候……”说话。
例:放学了,有时候爸爸接我,有时候妈妈接我。
写完作业以后,我有时候画画,有时候看书。
天上的月亮有时候圆圆的,有时候弯弯的。
(4)看第二句
读句子:水做了哪些事?有几个在?4个。用“在……在……在……在……”说话,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我们每天也会做很多事,请你说一说。(移动功能)
【设计意图】学习动词,通过演一演和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会知识。对于局势的运用,结合图片让学生写句子,避免了空洞的讲解,更利于学生接受,仿写句子师会有话可说。
(四)学习“书写提示”
1.这几个字是要求我们写漂亮的字,首先我们观察一下这四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
2.读一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说说明白了什么。
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写的时候要注意,有的字是左窄右宽;有的字是左宽右窄。
3.教师范写并指导要点。
作:左右两个撇长短差不多,右边的撇要穿过竖中线;右边的竖是主笔,要写得舒展,比左边的竖长;三横要摆均匀。
法:左低右高,右边的“去”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二,竖要靠近竖中线,第二横是主笔,靠着横中线写。
按照老师的要求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
同位互换评价:书写正确一颗星;结构合理一颗星;压线笔画正确一颗星。写得不好的重新写一个。
都:左右等长,要上下错位写。左高右低,“者”一撇要舒展,包住下边的“日”;右耳刀的竖要舒展。
别:左右基本等高,左边的撇要舒展,右边“立刀旁”的竖勾要舒展。
按照老师的要求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
同位互换评价:书写正确一颗星;结构合理一颗星;压线笔画正确一颗星。写得不美观的重新写一个。
(汉字功能)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先观察,从结构、压线笔、关键笔入手,明确写美观的技巧,待老师范写后,学生根据要求练写。同桌合作,采用三星评价,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书写水平。
(五)学习“日积月累”
有句名言要跟大家一起分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思是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是: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这句话用在语文学习上,就是要我们注重积累。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园地里去寻找最美的花朵。
(古诗词出示梅花诗词并配视频)
1.学生自读,借助拼音读通诗文。
2.小组研讨,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有梅花淡淡的香气飘来。
3.这株梅花生长在什么地方?(墙角)梅花开花是在什么季节?(冬天)从哪里看出来的?(凌寒)(学习利用关键字回答问题。)
4.你觉得这株梅花有什么特点?
“凌寒独自开。”坚贞不屈,英勇顽强。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洁白无瑕,清香扑鼻。
5.看谁先背过这首诗。(蒙层+拖动变形功能)
教师蒙层擦出色块,遮盖部分文字,通过拖动形状大小,增大色块,让遮盖越来越多文字,逐步提高难度,帮助学生背诵诗歌。
【设计意图】古诗的学习在读通诗文的基础上说说意思,学生掌握的效果会更好。把诗文的内容一问题的形式呈现,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高。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古诗就容易多了。
(六)学习“我爱阅读”
1.认读“寄”。
(多媒体+汉字)
(1)出示“寄”:这个字,谁会读?(2)谁能给这个字组个词?寄送、寄信等。
2.认读“企鹅”和“狮子”。
(1)出示插图:认识这两个动物吗?
(2)出示“企鹅”和“狮子”:谁来读一读?
3.游戏阅读(学生先自主阅读,然后以抽签方式选题回答,考察学生的阅读效果)(动画+课堂活动)
(1)他们分别生活在哪里呢?
(2)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3)非洲在哪儿?那里有什么特点?
提示:教师可在故事的关键点处提问,例如:南极在哪?非洲在哪?
(4)狮子为什么让企鹅给它寄冰?
(5)狮子大王收到了企鹅寄来的箱子,箱子里有冰吗?
(6)企鹅收到了狮子大王寄回的箱子,箱子里是什么呢?
(7)为什么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退回来又变成了冰?
4.拓展提升
(1)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
(2)狮子大王和企鹅都感觉到很奇怪。小朋友们弄明白了吗?请你寄封信给狮子大王和企鹅,告诉他们原因。信里该写什么呢?请你想一想。
要点:冰从寒冷的南极到炎热的非洲,冰变成了水;水从炎热的非洲到了寒冷的南极,又变成了冰。
【设计意图】认读文中的重要生字,为学生阅读扫除障碍,用问题引领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带着已知的内容再阅读作品,方便阅读,阅读的兴趣得以提高。
七、板书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