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一
1、出示例题
师:课前,淘气和笑笑调了两杯蜂蜜水,谁愿意来尝一尝哪杯水更甜。(学生品尝)到底谁说得对呢?看来品尝并不能准确判断到底哪杯水更甜,下面老师把每杯水的配方给你们,咱们一起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出示主题图)
指生读题,并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交流试做
师:谁的蜂蜜水更甜?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难题? (学生独立思考)有想法了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师:说说你的结论,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预设】(1)12÷3=4 16÷4=4 都表示水是蜂蜜的4倍,所以一样甜。
(2)3÷12=1/4 4÷16=1/4 表示蜂蜜是水的1/4,所以两杯蜂蜜水一样甜。
(3)3÷12=0.25=25% 4÷16=0.25=25% 表示蜂蜜占水的百分之二十五,所以两杯蜂蜜水一样甜。
师:你能用比的知识说明一下到底哪杯水更甜一些吗?
教师板书 3:12=3/12=1/4=1:4
4:16=4/16=1/4=1:4
学生口述思路:我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把3:12改写成分数3/12,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得到1/4,就是1:4。同样道理,把4:16改写成分数4/16,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得到1/4,就是1:4。1:4=1:4,所以两杯蜂蜜水一样甜。
师提问:都是1:4,为什么就一样甜了呢?
生:他们都表示平均一小杯蜂蜜四小杯水,所以两杯水一样甜。
师追问:那同样是蜂蜜与水的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呢?为什么?
生:1:4。因为1:4可以更好地比较出哪杯蜂蜜水更甜,让人一目了然。
师: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比的化简,它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哪杯水更甜,看来比的化简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
(二)问题二
课件出示两组比。那么比到底应该怎样化简呢?也许笑笑写的这些比会给你一点启发。
师:笑笑猜想这两组比是相等的,你同意她的猜想吗?有猜想就需要(验证猜想),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验证一下吗?
生独立验证,借助展台汇报。
预设:(1)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验证 1:2=1/2 10:20=1/2 1/2=1/2 所以1:2=10:20
(2)用商不变的规律验证 1:2=1÷2=1/2 10:20=10÷20=1/2 1/2=1/2 所以1:2=10:20
师:那你看笑笑写的更外两组比也是相等的吗?生口头回答。
师:通过以上这些同学的验证,看来笑笑的猜想是正确的。你也能像笑笑这样写出一组相等的比吗?动笔写一写。
学生独立写,教师提问并板书。
教师提问:我们先来看第一组比,比的前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说教师板书,比的后项之间有什么关系。以此类推。
师:你本上写的比也有这样的关系吗?我们以黑板上几组相等的比为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小组讨论。
小组交流并汇报。
师:你这样发现有什么依据吗?能不能联系课前我们复习的内容说一说。
师:我们发现的规律就是比的基本性质。自己读一读。思考:去掉“不为0”三个字可以吗?跟同桌说一说比的基本性质。
(三)问题三
1、认识最简整数比
师:我们刚刚探讨了比的基本性质,接下来我们将用比的基本性质来解决我们的新知识(教师指板书)。我们知道,比和分数有是有联系的,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就可以化简。想一想,分数约分后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最简分数)比化简后的最终结果我们就把它叫做最简整数比,也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的公因数。你能举一个最简整数比的例子吗?
生举例交流,师追问:10:12是最简整数比吗?为什么?
2、化简比
师:对于这样一组比24:42,怎样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呢?生独立化简,交流化简方法。
师强调:4:7还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4/7),但是要读成4比7,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指板书)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新学习的什么?这组比我们会化简了,我们再来做两组更难点的你敢试试吗?
生独立化简 2/5:1/4 0.7:0.8 指生板演并交流。
师:这三组比可以直接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吗?跟你的小组同学商量商量吧。
小组交流汇报。
3、交流化简方法
师:我们来观察黑板上这三组比,这三组比都有什么特点?想一想,整数比我们怎样化简更简单?(变分数再约分)。就像老师这样来说,想一想分数的比如何化简更简单?(变除法再化简)小数的比呢?(变整数再约分)
师小结:当然,我们还可以直接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化简比的方法。看来,化简比的方法不唯一,做题时,我们可以很据不同题型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化简成最简整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