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县第五小学

教学教研教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发布时间:2023-12-13 08:26 栏目:教学设计 发布单位:石楼县第五小学 点击量:29 【公开】

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 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 :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优美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我要介绍的地方就是云南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一下吗? 

2.教师(板书:泼水节)相机认识生字“泼”,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水泼头发,泼泼泼。 

3.教师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课件,初步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4.谁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 

5.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介绍一下你查的资料。(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6.谁知道傣族人民居住在哪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 西双版纳地区) 


7.再观察图画,图上的人们表情怎么样?穿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

(人们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头上包着头巾,多数人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 头巾。人们手里有的拿着碗,有的包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8.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把幸福和 欢乐带给了傣族人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9.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泼(泼洒)(泼水)

度(度过)(一年一度)

敲(敲门)(敲打)

龙(龙舟)(龙船)

驶(驾驶)(行驶)

容(容易)(笑容)

踩(踩到)(踩死)

铺(铺上)(铺开)

盛(盛饭)(盛满)

碗(碗筷)(大碗)

祝(祝福)(祝愿)

福(福气)(有福)

健(强健)(健康)

康(安康)(康复)

寿(长寿)(寿命)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初读情况(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主要讲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情景。)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1~3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短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开时就是泼水节到来时,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

(火红火红的)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今年”指哪一年?(今年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人们特别高兴。“今年”指1961年)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画出描写人们动作的词语。(敲起   赶来   撒满   欢呼) 

如果把“赶来”换成“走来”行吗?为什么(“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大家都愿意来到最热闹的地方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听说周总理也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总理,大家恐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个大早。) 

人们把最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表示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和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一读有关句子。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江面驶过很多轮船,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非常热闹。)“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 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读?(人们渴望见到总理,今天愿望终于实现,人们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用欢呼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读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4~6自然段 

(1)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一自然段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以及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的情景。) 

(2)看图上总理的服装,他 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一段中描写总理动作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接过 、敲着、踩着、跳舞。说明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和人民是一家人。) 

(4)小组学习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民祝福。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他健康长寿。) 

(5)齐读第6自然段,这一段写了什么?(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把节日热烈、欢愉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4.学习7~8自然段 

(1)这两个句子各用上叹号表达了什么?“幸福哇” “难忘啊”提到句子前面起突出和强调作用。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难忘的?(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及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难忘”。 

四、总结 

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让我们齐读课文,来表达我们队总理的热爱吧! 

1.齐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填空,再读一读。   

(         )的地毯  (         )的龙船      (       )的头巾 

(         )的花炮  (         )的泼水节    (       )的山峰 

(鲜红的地毯  漂亮的龙船  水红色的头巾  好看的花炮   难忘的泼水节  高高的山峰) 

二、自学生字 

1.小组互查生字的读音。 

2.说说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哪儿容易错,相互提醒。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2.识记生字,对号入座 

3.指导书写。学生仿写,写在书上的田字格里。 

4.给生字组词。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总结 

本课生字较多,希望同学们选择最巧妙的方法,准确记忆。 

 


板书设计 

               17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傣族人民

            泼呀,洒呀   笑哇,跳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在学习课文第四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总理把水泼向谁?向他(她)祝福什么?傣族人民把水泼向谁?向他祝福什么?学生说后表演读,气氛很活跃。从这里,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


上一篇 : 百分数的比应用一| 下一篇 : 比的化简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1 sxs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45号-1    
版权所有:石楼县教育体育局 技术运营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石楼县东征街     联系电话:13835811678     联系邮箱:1383475119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