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松果
主备人:李娜 授课时间:4月25日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节《采松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今天小松鼠想邀请我们到他家的森林里采松果,你们想去吗?
那得先完成松鼠妈妈给我们出的几道口算题。
2、口算题:4+3= 9-7= 60+4= 12+6= 18-3= 30+40=
3、同学们个个都是口算的小能手,走吧,我们一块儿到森林里采松果去。(板书课题:采松果)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采松果情境图。
1、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抽生回答)
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3、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几个松果?4、小松鼠再采几个松果就和妈妈一样多了?5、松鼠妈妈如果去掉几个松果就和妈妈一样多了?6、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松果?(选择第1、2个问题写到黑板上)
(二) 解决问题、探索算法。
1、解决第1个数学问题。
(1) 读问题。
(2)列算式(孩子们都会列算式,而且能说出得数)
(3)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师:25+4=29(个)29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请同学借助于小棒或计数器来验证师:把你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4)展示交流。抽生到台上演示摆小棒的方法,要在展示台上边摆边介绍自己的方法。
预设:先摆两捆和5根,再摆4根,5根和4根合起来是9根,两捆和9根合起来就是29。师及时肯定。
师用课件一边演示,一边补充,加深理解。
鼓励举手大胆自觉地到台前分享拨计数器的方法。
预设:生:先在十位上拨两颗珠子,个位上拨5颗珠子,再在个位上拨4颗珠子,个位上是9,和十位上的两个十合起来就是29。
师:为什么要在个位上加4颗珠子呢,而不在十位上加4颗珠子?
师及时肯定并用课件一边演,一边补充,加深理解。
预设:生:25+4加的是4个1,而不是4个10,所以,必须在个位上加4。
师:孩子们,我们每天不可能带着小棒和计数器,我们到商场里买东西,想先算一算自己花了多少钱?一般用什么方法?(口算的方法)
师:谁能把刚才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转化成口算的过程?
预设:生:把25分成20和5,5+4=9,20+9=29
师:解决这样的数学问题,要列算式,算结果,带单位,还要会答。
2、解决第二个数学问题
(1)读问题。
(2) 列算式
(3)验证结果。
(4)展示交流。
3、解决余下问题先列式,再观察这几道题,学生说发现,学生发现解决几个问题的算式是一样的师:这几个问题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求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松果。
4、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计算方法:
1、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
2、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3、得数再和整十数相加。(十位不变)
让学生读一读这种计算方法。
三,检测反馈,巩固提高。
1、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算法。
2、完成书上52页第三题。
3、完成书上52页第五题。先让学生算一算,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的规律,最后像上面那样写出两组算式。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展示】
采松果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25+4=29(个) 25-4=21(个)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