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策略
- 2022-10-12 22:10
- 阅读 361
一、垒好基础
长期的写话积累后,注意适度拔高与提升。将造句写话从平淡简洁的一句话拓展到生动的几句话,甚至延伸至精彩的一段话,直至一篇小作文。如: 以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植物为主题让孩子们尝试描述,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应图片或一些视频片段,然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描述所见的景象。在一句话表述成功的情况下加大难度,再用一段话描述,这时我会适时提些问题引导孩子捋顺思路,讲出通顺的一段话后,将自己的表述写在笔记本上,同学间相互交流品评,指出他人描述的精彩之处及不足之处,大家共享经验。
二、立足实践
在孩子们有了动笔能力后,为积累素材, 常鼓励孩子从封闭的课堂中解脱出来,亲近大自然,走进社会,感受事物,接触他人,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世界。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切实感悟,写真话,记真事,抒真情,写出有生活味道的真作文。 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深刻地铭刻于读者的心里,打动读者。
例如: 课堂上,让孩子们谈谈干家务的过程及感受,孩子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发言。大多数孩子都能将干家务的过程阐述得条理清晰。在谈感受时,孩子们更是感触多多,有的说,干家务很累但很愉快,因为原来自己也能做不少事情了;有的说,在干家务时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要好好孝顺父母;还有的说,想发明一些东西来减轻干家务的劳累程度。
孩子们的感悟是平时的说教产生不了的,正是他们自己的亲力亲为才有了深刻的感受,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的发言用文字表现出来,虽然形似课堂语录,但无形中却完成了一次小作文,抒发当然感人至深。
三、抓好润色
在学生拥有了写作的素材及谋篇布局的能力后,在学生的词句润色上再下功夫。挑出一些简洁的文段让大家品读,然后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用上好词修饰作文,使作文更加的丰满起来。
例如: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在树下乘凉的老人图,然后在旁边出示一段简短的文字--有一位老人,躺在树下的凉椅上乘凉。然后让学生扩写这段话,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带有括号的这段话在()的地方,有一位()的老人,在()的时候,()地躺在()的凉椅上。凉椅摆放在一棵()的树下,他()地在乘凉。他的脸上(),他可能在想......孩子们的填法多样,用异彩纷呈的词语,将这段文字的内容以丰富生动的形式,再呈现在大家眼前。然后让孩子们比较前后两段话的区别,通过对比,孩子们能体会出扩展后的句子更加形象,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整个润色的过程却如此简单,孩子们写好作文的信心也倍增。
在大量的润色练习中,孩子们逐渐掌握了这种形式,也认可了这种练习的功效。孩子们在自己写作文时,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先在心中简单地打个初稿,搭建起作文的“骨架”,然后再用填空的形式润色修饰,使自己的作文语句美起来了,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给人感同身受的吸引力。
“条条大道通罗马。”作文教学形似复杂,难出成绩,但当你潜心介入其中,即可发现其中也蕴含着不少制胜的诀窍,只要用心发掘,不难发现解决的方法。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