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之系列活动“教育就是唤醒”学习交流会
- 2023-11-02 16:00
- 阅读 4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全面践行省、市、县各级关于“大思政课”的建设工作方案和重点举措,全面落实吕梁市2023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近日,我校开展“大思政课”系列活动之“教育就是唤醒”学习交流会。
教师思政课
交流会
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兼《柳笛声声》诗刊负责人许靖老师为全校老师就阅读《教育就是唤醒》一书,做了题为《教育就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的分享。
许老师深情说:“在这个阵地,我做过十来次讲座,但面对的是我的学生们,今天面对领导和同仁们还是第一次,所以我特别珍惜这次机会。近一段时间有一本书炒的很火,这个团队很火,书名叫《教育就是唤醒》,今天我用苏格拉底的教育故事和我的教育故事为案例,以唤醒为主线,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曾经被学生普拉托称为智慧之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哲人。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索佛洛尼斯科斯是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是助产妇。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傅,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突然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看!”父亲说,“以这只是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石狮子,我是在唤醒它!”“唤醒?”“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唤醒”,多么富有启发意义的教育箴言!
苏格拉底本人不也是一个伟大的心灵雕刻师吗?他经常说:“我没有智慧,我只是智慧的接生婆。”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颗心灵感召另一颗心灵,是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是人类心灵神秘参与的智慧活动。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和灌输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要从心灵深处唤醒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学生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我们的学生就是石块里面沉睡的狮子,我们应该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天赋潜能和内在力量,让学生从蒙昧中醒来。
我带的136班有个学生叫马涛,他从入学到初一结束给老师们的印象就是把一米八的大个子猫在桌兜里,老师的课堂无论多么热烈仿佛都与他无关,两耳不闻圣贤书。但有一件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也彻底改变了他。去年因为疫情,学校三天两头做核酸,要让全年级 十二个班迅速有序完成核酸检测,必须有个好的调度。谁知这个好的调度竟然是136班的他——马涛。我见马涛同学时,他正指挥134班同学出教室,语言简练有力,指挥手势得体标准,仿佛一位运筹帷幄的大将军,尤其我发现此刻的马同学眼睛里有一种亮晶晶的东西在闪烁。这哪里是平时在班里上课的马涛呀!我惊讶了!下午在136班上课的时候,我狠狠的表扬了他,谁知那天下午马涛竟然请假不在,我告诉136班的全体同学,请他们每个人见了马涛都一定告诉他:政治老师表扬你了!之后的日子,马涛同学的改变肉眼可见,作业开始动笔且字迹工整,上课竟然破天荒的开始做笔记。更惊喜的在后头。月考之后,我在班里发答题卡,竟然发现马涛的试卷答的满满的,各位,有谁能猜见马涛的成绩?天哪!之前每次月考,马涛的成绩都徘徊在个位数,这回竟然考了57分,(说到这里我有一件事很后悔没做,就是把马涛的试卷收藏了!)要知道,我们政治试卷总分才75分啊!我震惊,136班全体同学更震惊,当我夸奖马涛的进步时教室里想起雷鸣般的掌声……之后,“涛同学”效应在136班弥散开来,其他后面的同学也极受影响,136班的学习氛围愈发浓烈,整体班级氛围持续向良性发展的事态推进。
我是用赏识教育去点燃、去唤醒,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找到学生的闪光点,也就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
苏格拉底曾带着他的学生漫游天南海北。他们来到了一片旷野,大家在草地上坐了下来。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现在,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马上就可以从我这里毕业了。作为你们的最后一次考试,我问你们一个问题——这片旷野长满了草。那我要问,你们会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很诧异。因为他们学的是哲学,而这个问题应该是那些农民就可以解决的。这个问题实在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一直探讨人生奥秘的老师最后一次的考试竟如此简单。于是,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用铲子铲,有的说搬石灰水,有的说用镰刀割掉会省力些,有的说用火烧更省心,还有的说翻地挖草根最彻底。苏格拉底站了起来,说:“那好,现在你们就按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我们明年再来这里,看看谁的答案更好。”
一年后,学生们都来了。在他们除草的地方已还是杂草丛生。而另一块地方,而他们老师的除草的地方,那里不但没有杂草,而且旺盛地长着绿油油的麦苗。在那块草地的正前方摆放着厚厚的一摞书,他们凑上去看,那是老师的著作,在这摞书的上面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要让灵魂没有纷扰,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
这是多么深刻的启示啊,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如果我们把目光、心思、行为胶着在如何清除学生身上的“杂草”上,往往是杂草除不掉春风吹又生,除草人心力交瘁,疲惫不堪。而结果呢,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场消耗战,两败俱伤是这场战役的必然结果。点燃火焰那就是点燃学习的兴趣,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
苏格拉底的教育故事,让我们明白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唤醒。不是灌输,不是包办,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颗心灵感召另一颗心灵,是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是人类心灵神秘参与的智慧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何尝不是在看到学生成长的过程,看到某些学生的蜕变,看到他们最美的一面,所以我觉得作为老师,我们的一生就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
阅读了这本书后细细反思,如同本书的自序中所说,我感受到的除了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负担,更是一种动力。对每一个孩子都不能说放弃,更不要喊放手,而我们人民教师所需要做的是激励与唤醒,让每一朵蓓蕾都能绽放。
教务主任兼语文教师王建国和全校教师分享了阅读《教育就是唤醒》整本书的感悟。
这段时间阅读了彭兴顺老师的《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读了这本书,我深有体会。接下来我把其中一些精彩的语句摘录出来谈谈我本人的一些看法。
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引用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话“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这句话让我们明确了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序言中还明确了教育应该唤醒的是教师、家长和孩子。为什么唤醒教师放在首位?因为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是不可替代的。
在第一讲《守望道德的星空》中,作者首先提到了师德。业不精,为人师之大忌;德不正,为人师之大害。没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就不会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必须始终敬畏道德规范,自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而言,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师职业境界的不懈追求。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既要重视学习成绩,更要重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面向每一个孩子,着眼于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最好的发展。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树立多元的人才观。如果认为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就可能会出现歧视差生的行为。其实,世界上的万物都各有其用途和优势,不可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有些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接受,对学生失去信心而不闻不问。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前途。学生是金子,我们就想方设法让他发光;学生是矿石,就将它锻造成钢铁;学生是泥土,就将他烧制成砖瓦。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考尖刀班的学生我们要对他好,以后他可能成为科学家;考重点班的学生我们要对他好,以后他可能成为公务员;考普通班的我们要对他好,以后他可能是我们石楼的商人、村干部等;考不上高中的我们更要对他好,以后他可能成为大老板。虽然是玩笑话,但是又很现实。我们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也许永远不会回到石楼。而我们经常在街上见到的,主动和你打招呼的,就是曾今你班上的调皮捣蛋学习差的学生。
二、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到爱国守法,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古往今来,中华大地上涌现出无数的爱国人物,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作为公民,必须热爱祖国。其次,我们要爱岗敬业。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的岗位,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选你所爱”的,那就“爱你所选”的。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虽然我们当初不一定能选择最爱的职业,但既然选择了而且又不能离开,那么,还不如好好的爱我们所选的教师职业,矢志不渝,终生无悔!只有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成绩。那么,教师职业有哪些可爱之处呢?纵观各行各业,教师职业始终是一份最受人尊重的职业。一些教师,之所以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是因为他们自身存在着太多的平庸和欠缺。教师职业是一份值得自豪的职业,我们虽不能上天揽月,却培育者未来人造飞船的设计师和驾驶员;我们虽然没有机会在国际前沿的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论文,却在造就未来的学术大师和诺贝尔新人。教师职业是一份自我完善的职业。如果我们能以认真的态度去工作,那么,几十年后,一定会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完善学生的同时完善自身,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敬业就是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具体表现为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对学生的热情关怀、尽心尽力和无微不至。我们应该对教师职业有深刻的了解。对同一职业的不同认识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质量和生命质量,直接影响到事业发展。
这里我要分享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三个建筑工人的故事》工地上有三个二十出头的建筑工人,他们在一起砌一堵墙;这时,有个小孩从旁走过,好奇地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呀?”建筑工人甲头也没抬,敷衍口气地说:“你连这个也不知道呀?我们在砌墙。”建筑工人乙抬起头对着孩子说:“我们在盖一间房子。”建筑工人丙一边干活一边哼着歌,脸上的笑容像一朵花,热情地对着孩子说:“我们在盖一间非常漂亮的房子,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说不定你的爸爸妈妈会带着你住进来呀!”10年过去了,建筑工人甲仍然是一名砌墙工人,建筑工人乙成为这支施工班组的领头人,建筑工人丙是拥有20支施工队伍的大型建筑公司的老板。
我们有的老师把自己的职业称为“知识的搬运工”,有的老师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有一部分青年教师把教师职业当做跳板。这样的教师必然会把自己置于痛苦的苦海中。而大多数教师都能在工作中享受学生成长之快乐,在平凡生活中享受着诗意人生。
三、唤醒我们的雄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
心态决定状态。俗话说:“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影响成败。一位教师,能否成为名师,首先是由他的心态决定的。而雄心、恒心和虚心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三种心态”我们的现状是,大多数的同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教学态度消极应付,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对教学成绩满不在乎。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时刻记住两个问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
思路影响出路
新课标出台后,教育观念、教学技能、教学方式、教师角色都将发生改变。要想成为名师,就应该成为这种改变的领头羊。而要实现这种改变,离不开教师主动的学习、丰富的实践和成功者的引领。具体做法为:
1、读万卷书-在阅读中积累。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蕴,引领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2、观课议课-在听课中提高。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
3、行万里路-在实践中成长。温室中长不出参天大树,陆地上训练不出游泳冠军。丰富的教育实践是提升我们教育水平的必由之路。
4、名师点悟-在指导下飞跃。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我们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初衷就在于此,借助有经验的老教师来培养年轻一代教师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
以上就是我这一段时间读了《教育就是唤醒》后的一点感悟,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此次读书学习分享交流活动中,大家同一本书《教育就是唤醒》读出了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书读出了相融的思想。在思维碰撞中共同分享,共同成长。老师们在读书中沉淀与成长。让书籍浸润内心,去寻觅教育中的智慧,愿我们都能成为温暖的教书人。
读书笔记
总之,我校将逐步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学校各学科的知识教育,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导向,着力深化和拓展大思政主题活动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教育路上,一个人行走是孤独的,一群人同行则是有力量的。只有悦读书,悦分享,才能在分享中获得、进步、提升!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南中全体教师将手捧书籍之希望,汲取知识之灵气,享受读书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共育南中的美好明天!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